正确校准炉温测试仪是保证温度测量精度的关键,需遵循规范的校准流程和方法,以下是详细步骤和要点。
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。首先确认校准环境:温度 20±5℃,湿度 45%-75%,无强电磁干扰和气流扰动。准备标准设备:经过计量认证的恒温槽(控温精度 ±0.1℃)、标准温度计(精度 0.01℃),校准用的温度点应覆盖测试仪的常用测量范围(如 0-500℃),选择至少 3 个校准点(如 100℃、250℃、400℃)。检查炉温测试仪的外观和功能,确保传感器无损坏,设备能正常开机和记录数据。
校准步骤需规范操作。将炉温测试仪的传感器和标准温度计的探头同时放入恒温槽中,传感器应处于恒温槽的中心区域,与标准温度计探头保持 5cm 以内的距离,确保处于同一温度场。关闭恒温槽盖子,待温度稳定(波动≤0.1℃/10 分钟)后,记录炉温测试仪的显示值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,每个校准点至少记录 3 次,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值。
完成所有校准点的测量后,计算各点的误差:误差 = 炉温测试仪显示值 - 标准温度计读数。若误差在设备允许的精度范围内(如 ±1℃),则校准合格;若超出范围,需进行修正。部分高级炉温测试仪支持自动修正功能,进入 “校准修正” 菜单,输入各点的误差值,设备会自动调整测量参数;无自动修正功能的设备,需记录误差值,在实际测量中手动修正结果。
校准后需进行验证,选择一个未参与校准的中间温度点(如 200℃),重复上述测量步骤,检查修正后的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。若验证合格,填写校准记录,包括校准日期、标准设备信息、各点误差、修正值等,校准周期通常为 1 年(或按设备说明书要求)。
日常使用中,需注意保护传感器,避免碰撞、折弯或高温灼烧,传感器损坏会导致测量精度下降,需及时更换并重新校准。若发现测试仪显示异常(如跳变、无响应),可能是校准失效,需重新进行校准。通过正确校准,能确保炉温测试仪的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,为高温工艺(如焊接、涂装、陶瓷烧制)提供可靠的温度数据。